6個月就跟爸爸跑外送,笑臉療愈網友的「外送箱寶寶」長大了,3年過去現在她怎樣了

happy 2023/01/07 檢舉 我要評論

這幾天,「爸爸下班回家看見3歲的女兒正在刷碗」的視訊沖上熱搜。

視訊中的小女孩還沒有廚房的檯子高,站在凳子上正在刷碗。爸爸這時候下班提著菜回來正好看到這一幕。

面對爸爸的誇獎,小女孩露出了可愛的笑容。她懂事的樣子吸引了大批粉絲,融化了萬千網友的心。

原來,這個懂事的小姑娘就是當初裝在外送箱裡的那個可愛寶寶,她叫小霏兒。

2019年,6個月大的小霏兒坐在爸爸的外送箱裡,跟著爸爸跑外送。爸爸剛剛送完一餐,急忙回到電動車旁,打開外送箱的蓋子。此時,一個虎頭虎腦的小腦袋探出來,露出了可愛燦爛的笑容。

寶寶的笑容療愈了很多人,有人將這個孩子稱為「外送箱寶寶」。

現如今2年過去了,小霏兒也已經3歲了,她現在過得好嗎?

01

小霏兒的爸爸叫李園園,5年前獨自來到常州打工,因為學歷不高,也沒有特別的技能,一般的工作也沒辦法勝任,就先找了一份跑外送的工作。

跑外送是個辛苦活兒,也是個多勞多得的活兒。每天6點起床,送到晚上10點。除了吃飯上廁所,就是在等單子。

一次,通過跑外送在一家冒菜店結識了一位漂亮的姑娘。

兩人漂泊在異鄉的打工者惺惺相惜,不忙的時候兩人就約在公園裡逛逛聊天,仿佛有說不完的話。時不時地說個趣事兒,兩人又一起笑得前俯後仰。

確定了戀愛關係後,李園園過年就帶著女朋友回老家見了家長,舉辦了婚禮。年後又重新回到了常州。

2018年9月,女兒李霏兒出生了。一家三口蝸居在一間不到十平方公尺的出租屋內,房間裡除了有一張床,一些簡單的廚具就是全部的家當了。

老人都在老家,孩子年齡還小,只能把孩子帶在身邊,為了照顧女兒,妻子為此辭去了工作。有了孩子後,花銷也增加了不少,李園園跑外送也比以前更有拼勁。

日子雖然清貧些,但一家人能夠在一起,夫妻倆也很滿足。何況這個小生命的誕生給小出租屋帶來了不少的歡樂。

每天李園園清晨就起床跑外送,怕打擾還在休息的妻子和孩子。刷牙、洗臉都是躡手躡腳地在抹黑中進行。

傍晚回到家,女兒早已在媽媽的懷裡呼呼大睡,而妻子呢則坐在板凳上抱著孩子等著他回來,鍋裡還有給他留著熱的飯菜。

推開門看見這一幕,起早貪黑、在外奔波一天的疲憊也都消失了。

有個溫馨的小窩,有個善良體貼的愛人,還有個在繈褓中健康成長的孩子,回家就能吃到熱氣騰騰可口的飯菜,這柴米油鹽的溫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家吧。

02

但是在2019年春節,發生的一件事卻打破了他們平靜幸福的生活。

那天李園園還是照常在外面跑外送,正值中午最繁忙的時候,手機上外送派送單正滴滴答答響個不停。妻子打來電話,語氣透著哭腔說女兒臉頰通紅,用手一摸,額頭滾燙,應該是發燒了。她帶著孩子打車,可打了很久的車還是沒打到。

李園園掛完電話,急匆匆地趕回了家,把孩子送去了醫院。醫生檢查後,把兩位大人責怪了一番,「孩子都燒到40.5℃,都燒成肺炎了。你們這個家長是怎麼當的?」

五個月大的霏兒被燒成了突發肺炎,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。雖然把病看好了,但也花光了兩人的積蓄,這讓原本就拮據的小家陷入了困境。

一人專門帶孩子,一人工作,微薄的收入難以撐起這個家。

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,霏兒的媽媽在常州蘭陵農貿市場找到了一份賣豬肉的工作,工資不高,但現在的家庭情況很需要這份工作,工作又沒辦法帶著孩子。

思來想去,小倆口做出了決定,由丈夫帶著孩子跑外送。跑外送時間自由,帶著娃比妻子方便。這樣也能一邊賺錢,一邊帶娃。

他們知道天氣冷,也知道不安全,可沒辦法,為了生計只能這樣。

2019年3月,他開始帶娃送餐。

常州初春的季節還是很冷,電動車上耳邊都是呼嘯的風聲。因為害怕女兒凍著,每次出門前。李園園都給小霏兒裹得嚴嚴實實,帶上帽子穿上小棉襖。

爸爸的外送箱子裡,仿佛是小霏兒的搖籃。裡面裝著奶瓶奶粉、尿不濕、保溫杯。

奶粉隔三個小時喂一次。爸爸就會在路邊找個避風的小角落,把保溫杯裡的熱水倒進奶瓶,兌上奶粉,搖一搖再給小霏兒喂上。

看著懷裡的小霏兒大口大口地喝奶粉,小臉蛋紅撲撲的可愛模樣。李園園的眼眶有些濕潤,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,有些愧對小霏兒。別的孩子都在溫暖的家裡玩、自己的孩子卻跟著他風裡來、雨裡去,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。

小小的霏兒才這麼點大,就很懂事。爸爸跑外送時,把她放在外送箱中她也不哭不鬧,每當爸爸送餐回來,小傢伙兒就從外送箱裡露出個圓圓的腦袋,還沖著爸爸甜甜的笑。

等到霏兒稍微大一些的時候,外送箱已經待不進去了。爸爸就會用一個背帶,把霏兒綁在後背上。這樣上下樓送餐的時候,就可以背著她一起去。

跑外送每日風裡來雨裡去,對于成年人而言,尚且辛苦,何況是對一個小孩子。

可再苦再難,再累再不容易,父母也沒想過把孩子送回老家。他們不忍心讓小霏兒成為留守兒童,就算拼盡全力,也要給孩子最奢侈的陪伴。

內容未完,請按「第2頁」繼續閱讀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